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3年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 “数据”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统筹推进数据安全治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强烈现实需求。2025年3月27日,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官方网站“京师经管·名家讲坛”(第144期)在后主楼1722会议室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建平教授应邀作学术专题讲座以及“期刊面对面”活动。讲座由学院副院长魏浩教授主持,校内外30多名教师及研究生参加。
讲座伊始,魏浩教授对李建平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李建平教授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方向。李建平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管理科学》主编,《管理评论》主编。兼任国际信息技术与量化管理学会(IAITQM)会士、秘书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风险管理分会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决策科学分会理事长等;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管理科学与工程卷一般管理理论分支主编,国内外10余家学术期刊编委,
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列表研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风险管理、智慧化管理决策;金融监管科技。荣获 “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科二等奖各1项。
本次讲座的题目为数据定价方法研究:基于经济学与计算智能的交叉视角,作为一个新兴热点议题,数据定价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正在快速发展。而交叉视角,更是基于蓬勃发展的两个学科的交叉互进、深度融合。讲座梳理总结了数据定价的概念、对象及方法类别。探讨了博弈论、集成学习等理论方法在数据定价中的应用:其一,针对数据价值的多维特性,提出了二元非线性集成效用函数,并运用博弈论与KKT算法实现数据的一种最优定价;其二,利用组合优化的建模思想,结合集成学习框架,构建了数据智能集成定价新方法;其三,利用另类数据的信息增益价值,构建了多模态的深度学习定价框架,有效提升了数据定价精度。最后,从理论体系、定价模型、应用场景及交易平台等维度,提出了数据定价的潜在研究方向。最后,李建平教授分享了多篇前沿的参考文献,以便与会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多更快地了解内容。
随后的“期刊面对面”活动中,李建平教授对《中国管理科学》和《管理评论》分别做了背景介绍以及发展定位、刊发范围、栏目等,两本期刊通过在各种期刊建设评价体系中的突出表现,不断增强学术影响力;并进一步通过作者和读者服务、品牌建设与传播等衍生服务,进一步促进期刊的稳步前行。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投稿以及讲座的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李建平教授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解答。李建平教授指出,学术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长期的积累,多读文献、读前沿文献,才能厚积薄发,在学术上有所突破创新。
活动尾声,戚聿东院长总结到,十分感谢李建平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无疑将大大助力论文的发表;同时李建平教授这种追求完美的科研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在热烈的掌声中,第144期“京师经管·名家讲坛”圆满结束。会后,参会老师纷纷表示讲座启发性强,收获很大。
供稿:学科科研办公室
责编:孙越
审核:魏浩